峰会论坛 | 脑科学与语言教育论坛
还有8天!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峰会同期将举办脑科学与语言教育论坛。
脑科学与教育的结合是当前教育研究的新前沿。从脑科学的视角研究人类的学习与教育现象,有助于揭示人脑高效学习的规律、提升人类学习与教育的效率。本论坛聚焦于脑科学与语言教育的结合。特邀嘉宾将从母语/二语的学习与教育、正常儿童/阅读困难儿童的语言学习与教育、智能技术在儿童脑智测评中的应用等角度,探讨脑科学对语言学习与教育的启示以及转化应用,并将展开一场脑科学专家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跨界对话。
时间:2019年8月1日 13:30-17:00
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多功能厅A
专题报告
特邀嘉宾报告
报告主题
中文阅读中的空格效应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白学军
空格效应是指在有空格文本中删除空格或在无空格文本中插入空格作为词标记,会阻碍或促进阅读的现象。汉语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用空格(或其它形式)标记词的语言。在阅读过程中,将句子中连续的词切分出来,对阅读来说是重要的一环。
研究一以大学生为被试,操作四种条件,结果发现:插入词空格促进汉语阅读,插入非词空格干扰阅读;研究二以留学生为被试,采用与研究一相同实验范式,结果发现:词空格促进留学生汉语阅读的效率。研究三以小学三年级阅读好和阅读差的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插入词空格对阅读差的学生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基于上述研究,我们提出在汉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词切分,以提高阅读效率。
报告主题
语言内隐学习及其智能导学系统
浙江大学教授 徐琴美
为什么第一语言学习如此容易?为什么第二语言学习如此困难?因为第⼀语言学习主要基于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儿童早期具有重要的内隐学习能力,但第二语言学习通常基于有意义接受学习,即外显学习(explicit learning),需要注意、记忆、思维等大量认知资源的参与,而语音、语义、语法、语⽤等语⾔规则太复杂,通过外显学习难于达到自动化程度。
如何像学习第一语言⼀样学习第二语言,这一直是第二语言学习的主要瓶颈,而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智能导学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ITS),可望创设适合内隐学习的个性化语⾔言环境,从而实现语言的内隐学习。婴儿大脑是世界上学习能力最强的“机器”,对婴儿语言学习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智能导学系统的设计,可以通过婴儿语言学习建模为机器学习算法提供参考。
报告主题
阅读困难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对教育的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舒华
阅读能力是人的一生中学习、工作和社交最重要的技能,长期的阅读经验使我们的大脑形成一个高效的阅读网络实现快速自动化的阅读加工。然而,阅读困难也是学习困难学生中最大的群体,他们的困难是何时、如何产生的?阅读困难或障碍的认知和神经生物学根源是什么,全世界的科学家为揭开谜底奋斗了一百多年。
目前研究最重要而一致的发现是阅读困难或障碍的底层机制是语音缺陷,这种缺陷从出生开始影响儿童对语音的精确加工,影响阅读习得初期的形-音转换,影响书面字词识别和书写的准确性和自动化,进一步影响阅读理解的流畅性和深度。阅读困难或障碍的脑和基因基础研究的进展对阅读教学、困难学生的早期预测、矫治和训练提供了基本的思路。
报告主题
英语接受性语言学习的核心技能研究及教育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陶沙
在母语获得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是人脑巨大可塑性的典型体现。目前,第二语言学习者已经占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而英语是最常被学习的第二语言。仅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就超过3亿。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母语。因此,汉语母语者英语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既是重要的科学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
新的语言学习必然意味着母语背景下已经塑造的脑克服母语背景的制约,适应第二语言学习的要求。任何语言学习都涉及到听说读写,其中听和读是两种语言输入接受能力,是说和写的基础。我们一方面通过比较具有不同母语背景的人在加工同样语言时脑的活动模式,揭示了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英语听力和阅读能力面临的特殊挑战;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训练研究揭示了不同的学习经验对脑的重塑,为帮助汉语为母语学生克服母语经验的制约、建立符合英语语言加工要求的听和读的能力提供了可行方向和实证依据。
报告主题
智能技术在儿童脑智测评中的应用
科大讯飞研究院 李鑫博士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音、文字和意义结合的重要符号系统。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于声音、文字和意义的自动化分析和处理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为人们探究语言提供了广泛蕴含特征,这使得对语言进行机器智能和自动化地评测和评估成为了可能,并且在众多场景中已经有实际应用,如普通话测试、英语口语考试、作文批改等。
特邀论坛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丽
跨界对话
特邀对话嘉宾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白学军
浙江大学教授徐琴美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陶沙
科大讯飞研究院李鑫博士
深圳市教科院院长叶文梓
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王琦
高级教师,北京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贾红斌
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语文教师高欣
特邀对话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生物学杂志》执行主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加仙
【分论坛议程】
*议程以实际为准